紅土學院

社會史與社會研究

◎課程時間/地點 : 

授課老師 : 張峯碩 兼任教師

上課地點 : SS203

授課時間 : 每周四下午兩點至五點

◎授課老師簡介 : 

★學經歷 : 英國肯特大學社會政策博士

★專業領域 : 居住與城市研究、社會史與社會研究

◎課程目標及內涵 : 

希望同學透過此課程增加對社會學想像與社會學分析的運用,透過對我國社會演進、典章制度的變化與當代社會研究做對比,進一步了解「人」與「資源」、「人」與「社會」、「人」與「制度」、以及「人」與「人」的關係並能加以用社會學的角度去分析、比較,以融會中西,貫通古今。是否想過, 次第的「次」是象形一個人說話有唾沫濺出口外的樣子,代表非良好行為的意思,告訴了我們社會中對禮儀的重視,以及社會階級概念的形成。是否想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的常平倉、宋代的居養院,就已經慢慢發展出相當完整的社會救濟制度,照顧社會中貧老、貧病、貧幼。是否想過每每在記取教訓後改革,但社會仍終于變亂?社會演進的過程中,什麼是不變的?什麼是循環的?什麼是一直在變的?從歷代社會演進出發,對照當今西方社會研究的主題,從古到今的比較,橫貫中西的比較。

◎預期效益及場域說明(與場域的連結) :

在課程中講授社會研究的概念及原則之外,加入不同的元素,搭配大台中地區場域學習、實踐與對人的接觸,使學生們可以深刻體會到友善社會的重要,以及在生活中的簡單運用。透過實作經驗、親手去操作能刺激學生們能對土地、食物有新的想法及體會,並且能加以將其概念運用到自己的研究思維之中。我們所學的,不應只是學校需要的,而是這整個社會需要的,只有真正走過社會有所經歷,才會知道我們所忽略了思考人生的重要性。「社會史與社會研究」課程,目的在培育具公民科學家特質的學生。教學設計藉由同學們最為熟悉的日常生活方式出發,導引同學們透過人與人的行為觀察,探詢不同的社會意識,啟發對行為上新的認知與想法,思考各種友善土地、友善社會的可能,進而對社會學或社會研究產生進一步的興趣。課程採自由分組,依學生志趣,創發出17組的社會研究報告,主題包括農業就業、青年潮流、醫療照護、社會變遷與治安等多種主題,學習使用田野調查、問卷統計、圖表分析以及建構,到最後活動分享會的舉辦以及刊物的製作等等社會科學基礎能力。學生們也藉由研究大台中地區的人們,學習以不同的方式探討社會現象,發現不同的議題,萌發問題意識,進而加深對腳踏土地的關懷力。最後將學習成果彙編成冊,分享與傳承於社會科學的學習溫度。

◎回饋與反思 : 

◆授課老師反思 : 社會系 張峯碩老師

現代的高等教育不再像以往老師在台上一對多的教學,而是講求再造與創新,而進入大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的能力,不應該現在就侷限住未來,人和社會都在改變,不應該被狹窄的科目、科系或選修課所框架住,師生一起共同學習可以成就更多不一樣的價值與機會。

◆授課學生回饋 : 社會系 王同學

社會史與社會研究是顛覆所想像的一門課程,原以為會是枯燥乏味的史學相關課程,但完全相反,和史學的關係是在於做世代間的比較,我們學習歷史,追求的不只是了解過去,更應該是能夠比較古往今來,改善、進步、放眼未來。老師的教學方式自由且尊重學生的想法,天馬行空的想像都有可能將其實踐,不以小組為單位的研究,讓每位同學可以不受限制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再透過彼此間的討論激發出更多不同的創意,而老師也安排了許多次的田野調查,鼓勵學生走出室外,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能實際地走入生活,如此的研究才真正有其社會意義。擔任課程助教是一項全新的挑戰,除了協助老師處理課堂事務,同時還學習著如何安排行程、規劃活動、與他人溝通,從剛開始的不知所措慢慢的進步,在錯誤中學習,且定期的會議簡報也使我的台風更加穩健。助教,不輕鬆,卻很值得。

◆授課學生回饋 : 社會系 歐同學

老師給同學相當高的自由,讓大家去鑽研自己有興趣的題材,針對各個學生不同的興趣和研究主題,逐一提出建議和想法,相當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並運用其豐富的田野訪查經驗,指導學生著手進行研究時應當注意的事項以及技巧,也在課程設計中也安排了許多的戶外課程,例如到鄰近的東海別墅訪問店家、分組拜訪里長等等,這樣課程安排是希望能透過親身的觀察去探索這塊土地,讓課堂上的知識能夠得到實踐的機會。一學期的課程下來,我們對於這塊土地,以及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在實踐參與田野活動的過程中,強化了人與土地之間的鍵結。台中這塊及人文歷史特色的土地驚喜了、感動了我們,在情感層面上確實是收獲良多;老師在課程上的技術指導、耐心討論和建議學生報告的方向,也讓我們在學術知識上的學習精實萬分。

◎學生成果連結 :

https://www.slideshare.net/secret/1bB0Z0uUzQJdJo  

◎活動照片 : 

田野調查(問卷訪問)

田野調查(問卷訪問)

課程討論影音剖析

課程討論影音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