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學院

紅土學院目標簡介

本計畫承續103學年累積的跨界能量蘊底,期以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內涵為核心,創設「紅土學院」,透過裝備東海生態農場與東海牧場福利保健蛋雞舍之基地,銜接計畫內涵的

初期階段(104年度) 整合務實致用的跨域共創課程,善用本校生態教育解說中心暨火炎山生態教育館,推動知識應用及實作實習,強化不同場域的連結,深耕多元培力,創育人文跨界人才養成。

第二階段(105-106年度)為完備「紅土學院」跨界力課程系統(如圖二),持續強化農場場域機能,推己及人,扶助弱勢學生共構實體營運農場,發展跨校跨系生態教育專業人才培育,耕莘鄉土人文生態。在學生能力培育方面,階段性的關鍵指標為培育跨校跨社區的低碳綠領志工,以台中市主辦之2019奧運體系東亞青年運動會(東亞青運:East Asia-Young & Green) 為實踐場域;實為呼應「台中市政府建構低碳城市行動綱領」,打造低碳綠領志工的教育系統。以「在區域內得以永續」特性,建構學生自我發展的永續信念,為低碳生態永續的活潑大台中做出貢獻。

紅土學院跨界力課程系統
↑紅土學院跨界力課程系統

第三階段(107年度)則以凝塑學子全面性的跨域力為主軸,持續參與「台中市政府建構低城市行動綱領」之編訂,肩負起東海傳統與現代共同的社會責任理想,帶領學生以跨科際、跨領域的視野重新看世界,開創三安樂活大台中City Farm – 東海基地,以自然發酵廚餘堆肥的土壤,健康成長的蔬菜,建構 「安全生產、安心消費、安定享用」的低碳好食生活圈(如圖三)。從東海出發,以大學為中心,透過各級教育網路,傳遞蔬菜香草農業模組知識,推廣打造鄰近社區可食的景觀系統建立,創造無毒建康蔬香家園。

當學生勇於採取看到更大世界的輪廓,世界關懷就會散播更遠!此跨界力量,即為社會企業力的根基,即懂得分析並解決問題之能力,同時更重要的是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學會如何從社會關懷,與他人建立關係、溝通協調、協力合作,共謀解決之道。
農休住
↑大台中低碳好食生活圈

承上,本校「紅土學院」將透過東海農場、東海生態教室及火炎山生態教育館等實境場域,帶動學生整體學習與成長構面的四個面向:(1)以自然為師;(2)農業在地關懷;(3)發展多元價值;(4)跨校人文跨界(如圖四)。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 1778)堅信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在於養成「有農夫的身手,有哲學家的思想」手腦並用的人(歐美勞作教育思想史,1969)。東海以一個永續思維的實習農場,培育一群聰明熱情的青年,發揮跨界應用及社會創新功能,使未來人文社會學科學生跨入社會時能成為具人文與永續環境素養之實務人才,產生帶動社會互惠經濟價值的影響力,服務社會,做A到A+的事情不僅僅是本校創校精神理想的實踐,更進而能有幸於自己、社會國家及地球永續。

紅土學院-人文跨界學習與成長構面
↑紅土學院-人文跨界的學習與成長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