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學院:走出教室的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及創新』是為一個虛擬學院構想,源自於六十年前,東海大學設立於貧脊紅土的大肚山頭,成為台灣第一所私立綜合大學。由於前人的努力,如今校園綠意盎然、生氣蓬勃,儼然成為台中市的城市綠洲。大學校園除了提供市民休閒的場所,如果可以兼具環境教育及景觀美學的城市生態意義,將能加速提升國民對環境的察覺(awareness)。環境問題的察覺是地球公民一定要面對的功課。因為唯有健康的環境,才有健康的生命。透過群組課程的引導與模擬場域的鍛鍊,而本校此階段計畫執行的目標乃養成學生具有公平交易者與公民科學家之特質,進而建構專業的生態教育人才培訓系統,將此生態系統導入至外部企業或NGO、NPO等團體,以發展出華人社會最優質的生態教育專業學院為願景,提供具多樣性生態之社會創新思維。與NGO等團體合作,可以幫助學生瞭解當今社會現狀,且運用NGO多年累積的經驗與資源,使同學更快的掌握社會既有的脈絡,與也更快速瞭解弱勢者的處境,以及如何介入這些校外場域的方法。所謂的公民科學家即是要有社會結構的宏觀視野,以及以科學研究的精神,著手瞭解當今的各種問題,同時發展出公民自主的獨立探究精神,面對各種環境的科學爭議與人文價值問題。
紅土學院的另一層意涵在於這一代學生未來所面對的社會型態、經濟條件、自然資源等,相對都更為貧脊與嚴苛,就如當初的創校時一片荒蕪的紅土山頭。藉由各種課程與活動,強調與土地直接接觸,目的在誘發學生思考各種友善土地、友善社會、友善生命的創業可能。
紅土學院之架構,藉由實地場域接觸,以人文關懷為主軸。這樣的場域條件與教學環境,只有在東海大學有機會執行,理由至少有下列幾項:
第一、本校是一所綜合大學,過去以文、理、社科及建築創意等領域聞名。本計劃能借重各院系教師之專長,嘗試跨界、加以整合。
第二、農學院有畜產、食科、及餐飲三個系所;沒有以種植作物為主的農藝科系卻成為此計劃最有發展空間的特質,因為在農作農法上將可借助業界教師的經驗與力量,在沒有學院派強勢引導下,更能容納各方意見發展。
第三、本校校地廣闊,是他校少有之條件;二年前經由校務發展委員會同意撥地進行。紅土學院將能成為學習平台,只要有興趣參與的各科系學生,都能在紅土學院中找到與自身科系相關的連結與跨域的可能。
本計劃期望傳遞的社會價值在於展現在社會企業的精神下,貧脊的土地如何翻轉以及弱勢的學生如何翻轉兩個面向。社會企業的精神,簡單來說就是不只設計或生產一個消費者願意購買的產品,同時將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放在最重要的考慮。 農場的核心價值在於土地健康等於食物安全,強調友善土地就是友善自己。最大的特色,是各系學生都能參加的跨域共創主題,此為每一位台灣人都不能逃避的土地健康議題。
學生的生命如何翻轉「親手農作,拾愛實在。」東海生態農場不是單一培育務農為生的青年,而是透過六級產業的觸媒(農產品Í加工手作Í解說課程),給予每位學生親近土地的機會,有經驗認知彎腰耕植及有機種植的艱辛;理解我們要捍衛生存環境與人們身心的潔淨,就必須與大自然產生親密的互動,縱使耗時耗力,仍是一種尊重食物,為理想而行動的共識,這份印烙於心的共識,正是養成學生具有公平交易者與公民科學家素質的基礎。
「相信」就做得到 ! 「相信」就能啟動「翻轉」。我們相信與土地共好、無毒、安全的農作環境一定做得到,幾千年來不都一直「有機農業」嗎?對於環境生態的維持與健康的重視是有志一同的,「德不孤,必有鄰」,全民邁向有機之路將永續,絕不會寂寞。
本計畫執行經由課程聽講至場域實作或實習的兩階段學習後, 參與本計畫的教師群(課程、場域與創新)會從學生個人學習改變(learning to change)、或小組獨立計畫(independent study project)及社會革新(social revolution)三面向進行成效評估。在學習部分,主要是增進對科學、技術與文化系統的覺知及知識、瞭解運作過程、投入及興趣、參與動機、探究能力、認同感等。在計畫成效方面對公眾推廣、瞭解計畫的優缺點、瞭解設定議題目標、瞭解參與者的經驗、動機、數據之獲得及使用、夥伴關係等。在社會成效方面,評估組織運作協調、人力與社會資本、創意能力、品牌行銷及經濟模式運用等等。
本計畫將形成名為「紅土學院」的虛擬學院,參與本計劃群組課程的授課教師、模擬場域實習或實作指導教師與社會創新行動的輔導教師的三組教師群與業界教師群,以此平台活化教師之間聯繫,支持教學研習工作坊與小組討論會的召開等等教師增能活動。
本計畫所期待培育出學生蔚然成形兩種特質,即公民科學家與公平交易者。前者因近年來公民參與社會議題迅速發展,公民科學家(citizen scientist)是指受過培訓的民眾參與相關調查,他們非全為專業背景出身但能夠收集數據,提出報告。透過培訓與輔導,參與者提升科學知識與素養,有助在地環境與社會的認知,且可擬定相關政策。一些公民科學家已在環境保護議題上有所發揮,如收集植物物候、記錄動物有無出現,測量環境土壤、空氣或水質因子等自然現象資料有所表現(Silvertown, 2009; Dickinson et al., 2012)。公民科學家提供在地知識、在地議題的看法,加入決策擬定及評估相關政策的影響狀況,公民科學家並能激發社區的關懷行動。正直有能力的公民科學家必須學習相關社會情境,評選在地優良傳統知識,促進社區社會資本流通及社區能力再造,達成社區經濟力提升(創造就業機會)。公民科學家角色有助於公眾、政府官員及經營者間的互信,有助於社會系統重組及改變的能力,也可增加韌性(resilience)。公民科學家的崛起在2010年聯合國多樣性公約會議發起的里山(satoyama)倡議,愈顯其重要性。
公民科學家在台灣還剛起步,目前稍具規模有荒野協會、動物保護協會等等,但尚缺乏從人文社科領域學生培育發展的模式及其成效分析。本計畫就以公民科學家為培育的模式,作為在地關懷和社會創新與實踐的基礎人才。本計畫在東海推動,透過課程與場域讓學生在模擬實地情境中行動,探究社會相關實務問題,認知社會創新行動的運作模式,並起而力行。
另一特質,公平交易者是屬於支持公平貿易的一種社會運動實踐者,或創新商業模式推動者。公平交易者提倡一種關於全球勞工、環保及社會政策的公平性標準,其產品從手工藝品到農產品不一而足,高舉「不但是給生產者一個機會,更給消費者一個選擇的機會。」的宣言(manifesto)。過去人們一路追求以最低價購買生活所需時,也將自己與生產者的關係,交給了大企業與網路。但一個商品的生產過程中,是否友善環境,是否有勞工因此受到剝削的問題,卻在重重不可考中,失去了追蹤與反思的機會,讓社會存在不公不義的黑暗角落。公平交易者關懷被邊緣化的生產者及勞工,轉化易受傷的角色成為經濟上的自給自足與安全的公民,公平交易者應成為企業社會的利害關係人,可在全球環境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促進國際貿易與社會經濟的公平性。
本計畫期待培育出人文社會科學學生的兩種特質,就是履行社會創新與實踐的真正涵義,學生們不但雄心壯志,又心地善良。